内容简介
第一章 引论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史实
中国之水泥工业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书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
钢筋混凝土
胶结料
矽酸盐类胶结料
高铝水泥
水泥之成份
水合热
特种波特兰水泥
搀合料
水
外加物
白色混凝土及有色混凝土
钢筋
第三章 混凝土配合比之设计
配合比之理论
强度
和易性
试拌法
Inge Lyse简易设计法
搀合料之水份
工地情形
二十世纪初叶之混凝土理论
现代之混凝土配合比理论
结论
第四章 混凝土之配制
材料之配合及拌和
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浇置法
离析及乳皮等现象
重拌
安放钢筋
混凝土之养护
混凝土面粉刷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之性质
抗压强度之诸定律
试龄与强度之关系
搀合料对于强度之影响
震捣之影响
抗弯强度及抗牵强度
抗剪强度
握裹强度
弹性
Poisson比数
塑流
疲劳极限
体变
耐久性
耐火性
不透水性
热胀系数
发热
重量
第六章 模板
模设之条件
材料
模板之设计
施工
混凝土墙模板设计释例
柱之模板设计释例
板及梁之模板
第七章 梁之弯曲——基本原理
钢筋混凝土肢杆之分类
均匀材料之梁
当量截面法释例
钢筋混凝土梁
单筋混凝土矩形梁之解析
弹性模数比n=Es/Ec
丁梁
复筋混凝土梁
截面尺寸受限制之梁
杂题
弯应力之图解法
第八章 梁之弯曲——公式及图表
符号
单筋矩形梁(或板)之弯应力公式
丁梁之弯应力公式
复筋矩形梁之弯应力公式
矩形梁及丁梁(单筋或复筋)之通解
杂题
梁之变位
第九章 握裹应力
握裹应力之原理
锚钩
钢筋之搭接
梁之纵钢筋之裁割及弯曲法
梁之纵钢筋之握裹应力
设计
冲击力及重复荷重下之握裹应力
第十章 剪应力及抗剪钢筋,楔形梁,复合梁,扭转
剪应力之公式
剪应力之理论
抗剪钢筋
钢环之牵引力
竖向钢环之设计
斜向钢环之设计
弯起钢筋之牵引力
弯起钢筋之设计
复式抗剪钢筋
抗剪钢筋之间距之图解法
有行动荷重之梁
抗剪钢筋之实验结果
纵钢筋之间距
楔形梁
复合梁
扭转
第十一章 柱
符号
钢筋混凝土柱之一般问题
短柱之弹性理论
塑性理论之根据
短型箍环柱之设计
短型螺环柱之设计
短柱之其他公式
长柱
复合柱,组合柱,钢管柱及铸铁管柱
余论
第十二章 偏心荷重
符号
资用应力,应力解析之假定
未裂截面之偏心压力;核部
单筋矩形截面之偏心压力,已裂截面之数解法
单筋矩形截面之偏心牵引力,数解法
矩形或丁形截面之偏心压力或牵引力,试算通法
图解通法
圆形或正多边形柱之试算法
压杆之不对称偏心荷重及梁之不对称弯矩
对称之偏心压力之近似解法
偏心压力之近似解(美国规范)
矩形截面之对称偏心荷重(压力或牵引力),简易近似试算法
第十三章 板、丁梁、及房屋构架
符号
等跨连梁之近似解
单向板之均布荷重
板之集中荷重
双向板
丁梁之设计
空心砖肋骨构造
楼梯
留空眼
连续构架
第十四章 基础
原理
基脚之设计
无筋混凝土基脚
钢筋混凝土单式基脚
钢筋混凝土单式基脚(续)
复式基脚及连合基脚
第十五章 预胁混凝土
预胁法
预应力之消失
弯应力之解析
预胁混凝土梁之性质
预胁混凝土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特殊混凝土
喷浆法
真空混凝土
侵注预填混凝土
附录一 荐用钢筋混凝土设计简易规范书
附录二 形心、一次矩、及二次矩
一般面积
圆形
八角形
六角形
附录三 换算表
长度
面积
容积
重量
线荷重
应力
重度
面积之二次矩
梁之弯矩
板之弯矩
附录四 钢筋表
钢筋之面积、周长、及重量
钢筋群之面积及周长
梁或柱之钢筋配置
板之钢筋配置
附录五 矩形梁图表
单筋矩形梁之K,j,及p(n=15,12,10,8)
单筋矩形梁之fs,fc,及R(n=15,12,10,8)
复筋矩形梁之截面模数Sc及Ss
附录六 单筋丁梁图表
单筋丁梁之k,j,pn及t/d
单筋丁梁之截面模数Sc及Ss
单筋丁梁之j及y
附录七 复筋梁试算图表
附录八 均布荷重之弯矩图
附录九 抗剪钢筋设计图表
简表
公制间距表
英制间距表
附录十 柱之轴向荷重
箍环柱之平均应力?
箍环柱之纵钢筋
螺环柱之平均应力?
螺环柱之纵钢筋
螺环钢筋比
附录十一 偏心荷重
总说
矩形或丁形截面之偏心压力,求i
矩形或丁形截面之偏心牵引力,求i'
矩形柱之偏心压力(已裂截面)
圆形柱之偏心压力(已裂截面)
附录十二 基脚之弯矩及剪力
索引